◆KC简评:达兰沙拉之旅(3)~(4) /作者:施寄青女士

达兰沙拉之旅(3)

到了公开见面的时间,葛莎的总管带我们过去,每个人带的行李都要检查,他们怕有人来暗杀大宝法王。

 
  行李检查完,大家依序进入大厅席地而坐。坐了约十五分鐘后,大宝法王在其他喇嘛簇拥下进来。
  来见他的信眾分三种,一是藏人,二是外国人,大多是欧美来的白人,三是我们几个汉人,还有少数亚洲人。
  他一落座,两眼往上翻,态度十分吊儿郎噹,开始以藏文唸经咒,他的声音十分洪亮,不过唸到后来,看得出他心不在焉,表情十分不耐烦。瑟琳娜事后告诉我,他开始唸时还有能量,到后来根本没有效果。

  他用藏文唸完后再用英文,他的英文咬字清楚,发音算标準,不过他这时更加不正经,百般无聊的把他该做的仪式做完。
  也许他学西方人的俏皮,所以十分随意的唸,我认為跟老外谈话自然可以随意幽默,但在唸诵经文还是要正经,神父、牧师也许在佈道时会讲些俏皮话,但在诵经时一定一本正经。
  他最后表明过年前会出国,所以预祝大家新年快乐。
  唸完后站起来,旁边的喇嘛拿了一堆红绳子,信眾鱼贯从他前面走过,他给每人一根红绳子,由於来见他的人,头上都掛著白色哈达,葛莎也為我们每人準备一条。
  我本以為现场不过两百多人,大宝法王至少该意思一下,為每人理一下哈达,但他连看都懒得看一下眼前的信眾,不少人诚惶诚恐地献上他们的礼物,相对於信眾的虔诚,他的态度十分不耐烦,令我很不以為然。

  他无心為眾生祝福,他给的加持物又有何用?

   很多出家人认為接受眾生供养是天经地义的事,而且认為眾生供养他们是莫大的福份,全然没有恭谨与感恩的心接受供养,他们从未捫心自问,他们终日无所事事,以為诵经唸咒就可迴向给眾生,问题是他们何德何能就凭诵经唸咒就可以迴向眾生?如果他们不是发自真正的慈悲心,不是怀著真诚的感激,感激眾生佈施供养,而高高在上,作威作福,他们不过是在造业而已。
  俗云:「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大宝法王既然受眾生供养,就该真真诚诚的接待每个来见他的人。
  事后我把他给的红绳子和哈达给了瑟琳娜,因為她认识一些大宝的粉丝,这些人无缘跟他见面,也不知他真正的为人,拿到这些东西一定很高兴,还以为会有多大的加持力。
  从这裡也可见人们如何的妄信、迷信,我不会对任何出家人崇拜,除非我很清楚他(她)的为人。

  到目前為止,最令我感动的出家人是华光智能中心的创办人,业已过世的叶由根神父。
  轮到我们,我们把精心挑选的礼物送上去,工作人员顺手接过去,看也不看随便一放。看来他们收到的供养太多,对他们而言,我们这点心意根本看不上眼。

  事后我们才知道,他们募款能力超强,特别是西方国家对他们慷慨解囊,瑟琳娜带来的文具及二手衣,他们根本不希罕,由此可见网路上不少资讯是不正确的。

等大家拿完红绳子走出大厅后,我们一行人与藏人留下来,他们要我们坐第一排,工作人员告诉大宝说我们中间有人生病,请他加持,他从一个钵中拿出一些蓝色碎石撒向我们,他的神情十分冷淡,不过是行礼如仪而已,我内心颇為恼火,撒完后,我们便被请出去。
  来到庭院,我跟瑟琳娜说:「不知是他加持我,还是我来加持他。」
  瑟琳娜笑道:「当然是你来开示他的。」
  我临行前将《微笑的鱼》DVD放入送他的礼物中。
  我希望他有机会看到。《微笑的鱼》是讲一个生活不快乐的上班族,每天经过一个大水族箱,看著裡面的鱼游著。
  一天晚上作梦,梦见自己置身在水族箱中,十分惊骇,第二天,他去水族馆把鱼买回来,然后放生到大海中,这才意识到他一直像这些鱼一样生活在一个密闭的空间,早已忘了生存的意义。(待续)
http://www.007contact.com/article/5616348062/

(kc版按:莫说是大宝法王,几乎所有年轻的小活佛都过著极不快乐的生活,因為他们自幼就被喇嘛集团所控制,把他们当作摇钱树。因此「藏传佛教」的喇嘛教,自古以来就以「灵童转世」的把戏,向信徒歛财,从小去控制他们,然后听这些老喇嘛的话,把别人家的孩子骗到喇嘛庙裡,装扮成一个「转世活佛」,对外大肆广告一番,向信徒们洗脑,自然财源滚滚而来。

这些被控制的小孩子,就像那些被黑道拐来的小孩一样,把他们脚筋挑断、弄瞎双眼,被强迫在街头当乞丐,身上破烂在地上爬行引起路人同情,乞讨容易。而喇嘛教所创造出来的「转世灵童」,统统都是假活佛、假转世,也都通不过佛经的检验,其目的只是要藉由宗教信仰的方式,以及造神运动的洗脑手段,来满足世人崇拜心理,获取源源不绝的金钱贡献而已。这些可怜的小喇嘛、小活佛,不过是一种另类的小乞丐,纯粹是「藏传佛教」摇钱树!)






达兰沙拉之旅(4)

大宝逃到达兰沙拉是因他不想做中共的傀儡,然而到了达兰沙拉,他依然是傀儡,浪费他的生命每天接见这些仰慕者,他得端坐在他的宝座上,因为有不少饱食终日的僧侣要靠他养。
 
  我从不赞成中共以武力解放西藏,但藏人需要现代化,他们需要的是医生、科技人才、农业人才、工程师、教师等让他们改善生活的人,而非这些高高在上尸位素餐的僧侣

  西藏长期以来以神权统治老百姓,一如中古世纪的罗马教廷,这些高高在上的神职人员与贵族结合剥削百姓及农奴达千年之久

  如今西藏流亡政府该推广教育,让藏民接受现代化洗礼,以大宝的聪明才智,他可以做医生、工程师、资讯人,他若成為一流的资讯业者,对他族人的帮助远胜过坐在达兰沙拉的庙裡接受信眾的膜拜。
  他年纪轻轻,血气方刚却要过著老僧入定的生活,怎会不烦燥呢?我為他感到悲哀。
  我在庙前的庭院中看到不少藏民来探视他们出家的儿子,一些小喇嘛开心的与父母交谈,吃他们带来的东西。
  我為这些小喇嘛叹息,他们的父母十分无明,该让这些小孩好好受教育,他们有一技之长,对族人的贡献绝对大过当喇嘛。
  即便他们长大后决定出家,至少是拥有现代知识的出家人。
  佛家讲「悲、愿、信、行」,每日诵经唸咒,如何将佛法实践在生活中呢?
  印度当初把达兰沙拉让给流亡藏人定居自有其人道与政治考量,但藏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是否该有所回馈?将自己庙宇周边的道路整修好,应是起码的责任。
  印顺法师推广人间佛法是对的,人人有责将我们生活的地球建设成眾生的乐土而非寄望来世或自求解脱往生极乐世界,人人如此自私,哪来的净土?

(kc版按:求生极乐世界并不是消极的心态,也不是只有唸唸佛号而已,纯粹是世间人对念佛法门的误解尔。因為往生极乐世界者要修三福净业,也就是要孝顺父母、事奉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些修福净业都是要在人间圆满,才能於捨寿时往生极乐世界,诸如天主教基督教一样,要在人间行十种善业,以往生天堂為目标。

所以往生极乐世界还是天堂,这都是个人的信仰,以此世利乐眾生的方式,去努力追求未来世所希望的目标,套句谚语:「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来形容人的一生,而求生极乐世界或天堂享福,正如谚语的涵意一样,把追求一世的人生目标,扩大到下一世,这无关於个人自私与否。

反倒是积极推广印顺的「人间佛法」,才是消极且不清净的行為,印顺邪师不但误解了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甚至还如太虚大师所云:「印顺法师把佛法弄得支离破碎。」更离谱的是,印顺法师曾经在四川縉云山為宗喀巴的「男女双修大全」的中文版详為润色,并积极的协助募款、校对、出版与发行宗喀巴的淫人妻女大全《密宗道次第广论》。这样子的僧人,佛学院竟然还敢用他的著作当作教材,可想而知,学习印顺思想的佛学院学生,纵然已取得了硕士博士的学歷,也是离真正的佛法还太遥远。)


  《维摩詰经》说得好:「直心是道场」「心净為佛土」。
  我希望大宝法王有机会看到《微笑的鱼》他一定会有所感。
  我从不赞成灵童转世的说法,每个小孩该受教育,直到他有能力决定他的人生方向,而不是在懵懂之时,便被指定他的人生角色。
  西藏以前贫穷落后,被认定為某仁波切、法王、达赖、班禪的转世自是一步登天的人生,而且全家全族的人都会因「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如今科技发达,出家不见得是最好的出路,该让小
孩有更多的选择。
  我本来对大宝法王在结缘时漫不经心的态度很恼火,但回到旅馆后便气消了,只為他感到悲哀,一个身不由主的人,连做人最基本的需求如情爱、自由都被剥夺,被迫扮演一个為人祝福的角色,问题是谁来祝福他呢?
  其实这趟印度之行最大的收穫是听我学生T谈他从大学毕业后,全球走透透,经歷过的各种千奇百怪的事,特别是他在脑瘤痊癒后,人生观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在回程的火车上,他问友人夫妇说:「我不知道你们当初在结婚时,怎会认定对方是可以终生相守的人,我从没把握,一上来便敢认定对方是可以相守一辈子的人,所以我从没想过结婚。」
  友人尶尬笑笑道:「我们那个年代很保守,反正读书、成家、立业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同学朋友都是循著这条路走,所以也没想这麼多。」
  我对T说:「还好我很早便婚变,所以还能照自己的意思过人生,只是我大半生搞妇运,忙得没有自己,辜负了多少春花秋月,如果人生能再来一遍,我会选择较浪漫的人生,一如你一样,做自己喜欢的事,我的使命感太重,所以很难活得自由自在,只好在晚年学这个功课。」
  在机场,T在书店找到一本英文本的奥修的书,他介绍我买,我一直希望我的两个儿子能看奥修的书,但因台湾没卖英文版的,於是买了一本。
(kc版按:奉劝施寄青女士莫误导二位儿子,让他们去看大淫棍奥修的书,等於是把他们推向男女双修的无底洞裡。)
  我坐在机场看著飞机起降,这趟印度之行并未带给我多少意外惊喜,但让我戳破不少神话。
  我一向不怎麼欣赏藏传佛教,太多的神像,太多的仪式,太多的神话,太多的愚眜
  对我而言,如其说达赖喇嘛、大宝法王是宗教导师,不如说
他们是一流的政客,特别是达赖,他也是一流的公关与行销人才,但绝不是实修的宗教法师

  台湾各大门派的掌门人跟他不相上下,他们皆是一流的企业经营者,入世愈深佛陀的精神也愈远。(完)
http://www.007contact.com/article/5975348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