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张志成先生聊聊41 | 空谷跫音——护持贤劫千佛(连载7)2

 

 《央掘魔罗经》卷4云:

 尔时央掘魔罗白佛言:“世尊!奇哉!如来哀愍一切众生,为第一难事。

 佛告央掘魔罗:“非是如来为第一难事,更有第一难事,谓于未来正法住世余八十年,安慰说此摩诃衍经、常恒不变如来之藏,是为甚难,若有众生持诸同类,是亦甚难。若有众生闻说如来常恒不变如来之藏,随顺如实,是亦甚难。


 由此可见,末法时期欲弘扬如来藏正法之不易,世尊早已授记。但师父 平实导师仍毅然生来此末法世间弘扬大乘以延续最后一分正法血脉,面对种种艰难横逆亦无怨无悔,为人弟子者当生生世世追随、坚定护持法主弘护正法的心志,以至诚仰敬 法主大善知识之心,令自身得无退转于此护持正法行列中,令正法决定延续此后二千、三千年,乃至 月光菩萨诞生人间弘扬正法最后八十年!如是功德与福德无量无边,足供未来入地之所需;吾人虽唯有渺小之证量,亦不敢不发此大愿心!唯秉至诚,是所盟证!


  如来开示:毁谤圣教、造破法业,果报极重;信用其言,果报无别


 琅琊阁上的一些人虽自信并无毁谤 平实导师与圣教,所以才敢不断在网络上贴文抨击 平实导师及其所说法。在此仍要为说毁谤圣教的重罪,因为这些人的文章事实上已构成毁谤正法、教团与贤圣的重罪。玄奘菩萨译出如来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的深切开示:


 是善男子、善女人等,先世闻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已曾舍去,今世闻说如是般若波罗蜜多,由宿习力还复舍去。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于此所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身、语及心皆不和合,由斯造作增长愚痴、恶慧罪业。彼由造作增长愚痴、恶慧罪业,闻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即便毁谤障碍弃舍。彼既毁谤障碍弃舍如是般若波罗蜜多,则为毁谤障碍弃舍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一切相智。彼由毁谤障碍弃舍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一切相智,即便造作增长能感匮正法业。彼因造作增长能感匮正法业,堕大地狱……遍历十方大地狱中受诸楚毒猛利大苦。如是轮回经无数劫,彼匮法罪业势稍微,从地狱出堕傍生趣……遍历十方傍生趣中广受众苦。如是循环经无数劫,彼匮法罪业势渐薄,免傍生趣堕鬼界中……备受虚羸飢渴等苦……遍历十方饿鬼趣中广受众苦。如是周流经无数劫,彼匮法业余势将尽,虽得为人而居下贱,所谓生在生盲人家……或邪见家、或余猥杂恶律仪家,或所受身无眼、无耳、无鼻、无舌、无手、无足……无识,凡有所为人皆轻贱,或所生处不闻佛名、法名、僧名、菩萨名、独觉名,或复生于幽暗世界,恒无昼夜不覩光明。彼匮法业造作增长极深重故,受如是等不可爱乐圆满苦果4


 任何人只要毁谤了大乘法师,造作了匮法业(破法而导致未来世匮乏于法之恶业),未来无量世必受“不可爱乐、“圆满的“苦果,无可通融,匮乏于法。过去生曾亲近却舍离佛法的善男子、善女人,因为宿业破法的缘故,只要再遇到这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时,破法的种子就会猛力发作,再度造作匮法业。如来说这匮法业最极粗重,非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僧、出佛身血等五无间业可以相比5。破法者破于甚深空义的般若波罗蜜多第一义殊胜法尚且如此,何况毁谤唯识了义无上究竟之法?如来说这些破法之人会作诽谤而毁訾:“这个法不是如来所说的,不是正确的法、不是正确的戒律、不是如来大师所教导的,我们对这个法不应该修学。如是这些人毁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还教导无量有情一起毁谤6,而自认为是在护法弘法;如同今日有人造匮法业(破法业),在网络贴上毁谤的文章,以邪见及恶念来误导大众;而有人相信后,亦开始与人分享、传播这毁谤者的文章,共成恶业,却误以为自己正在护法弘法。


 如来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继续开示:

  诸有诽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当知彼名“破正法者,堕黑暗类如秽蜗螺,自污污他如烂粪聚。若有信、用破法者言,亦受如前所说大苦7


 任何相信或使用(如转传、转贴等)破正法者毁谤第一义的文章乃至只字词组,亦受此不可爱乐的大苦果报。舍利弗尊者知道有人不肯信受 如来的诚实语,便恳祈 如来更清楚开示彼等所受恶趣身形相量之种种苦果;如来说这事情不应当说,因为说了之后,这些人会惊骇恐怖,吐出热血,便致死亡或即将死;“如来我怜悯他们,所以说到这样就好”8。舍利弗再次恳求,如来遂更开示:上来所说恶趣境界状况,已足够破正法者以为明诫而“足自兢持,不毁正法9。所以,跟随破法者脚步之人理应自省,当思共破法业将有极为恐怖的大苦报,应速求忏悔并舍邪归正。


 于说法师不生恶心,于所闻法不求过失


 由琅琊阁及写手的文章可知,他们虽已退转,阁主犹然不肯离去,仍到正觉讲堂听闻 平实导师周二讲经说法,及增上班中学习,然后妄评认为平实导师所说都是相同重复10。然 如来却是演说《般若经》二十多年,令座下学人随闻入观,不断重复闻熏般若正义;而这六百卷《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从经文表面看来多有类似(其实是从各种角度开示,及多处似有重复演说叮咛)的情况下,对世智聪辩的人来说,应当是很大的煎熬,亦应认为如来不必重复演说二十多年?然而当时,即使在二乘定性声闻对般若并不直接相应的情形下,这些从学的声闻弟子也多数一直受熏,方有后来之众多阿罗汉得以入地。如果琅琊阁有幸可以得生佛世,应当会老大不高兴,不用等到法华盛会而就在般若会上直接离席吧?若琅琊阁今天不满意善知识所说,可以自己造疏解释经典,譬如像2003年的退转者杨先生至少自己在外面面对听众开讲他心中的佛法。然琅琊阁写手选择运用虚拟的网络以为屏障,向匿名的听众开讲自以为是的“佛法,既是如此,他们走了自己的路,再来到平实导师周二讲经及周六增上班的会场,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以恶心寻觅善知识过失,以继续抨击 平实导师。


 如来知道后末世会有人起恶心来寻求说正法之师的过失,愍念是人愚昧,故于《大宝积经》开示菩萨应成就四法,所说言语得以令人信受,这四法有“于所闻法不求过失和“于说法者不生恶心11。为何 如来如是嘱咐学人,莫于所闻法与说法者寻求过失呢?因为所未曾闻法太多了,自身慧力陋劣,易生误会;若执定解,则易谤贤圣,所以不当恶心来求过失;更何况截至目前,平实导师的说法仍无过失,只是琅琊阁主及其写手误解正法,如前本文之所辨正。若认为自己说法胜过说法师,则往闻之目的何在?若说希望劝诫,则自当来鸿本会(或可慈心软语,自见 平实师父详述意见,庶几免过)。又当知:当来下生尊佛—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亦开示:听法时应“不求过失12,今佛、未来佛都如此叮咛,自可思惟。


 琅琊阁文章说前两年 平实导师讲经时,将成语“滥竽充数的“竽说错了13;琅琊阁更藉此写出评议,却绝口不提后来 平实导师已作更正之事。事实上 平实导师在次回讲经一开始即作了更正[编案:2016年2月16日,乃距琅文发表三年多前之事],平实导师还特地详细说明了“滥竽充数的典故(南郭处士的故事),这是很多人都清楚记得的,难道琅琊阁及其同党当天无一人在场?还是为了找事抨击 平实导师,所以刻意截头去尾而隐善不提?抑或因为作意上对某人极为不满而投射在 师父身上,又在“自己永远是对的之作意下,造成了心理学上的记忆窜改或选择性失忆,将 平实导师的更正完全遗忘?这事亦不无可能。然无论如何,在成语这种无关解脱及第一义处起了这么大的烦恼,数年后还是继续挂怀,可知世智辩聪者在听课时,心思是在寻觅说法者的语言用词是否精确、引述典故是否正确完整等等,乃至这世间的文字、成语都要拿来作为反对 平实导师的工具,可知琅琊阁写手内心烦恼纠结之深,确实难以想象。而且,如来说第一义甚深极甚深;在琅琊阁重塑记忆全貌时,由于没有转依成功而无法全面体验,是否也同时造成了记忆上的严重错乱扭曲,从此失去了明辨第一义的基本能力,专在成语一类的世间法上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