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鉴网的悲智版主与不还举信徒为什么罹患了「失心疯」?ver.2

(图:失心疯是俗语,但从字面意思还是可以看出老祖先的智慧。心代表心智,就是一个人的理智和逻辑思考。因为有理性,所以人所以为人,所以和野兽不同。失心就是失去理智。疯这个字的意思很明确,就是疯狂疯癫,整个人呈现无法控制的状态。以精神科的观点来分析,失心疯就是泛指脱离现实(no reality),呈现混乱无法自控的状态,以精神分裂症的可能性最大。/文摘自雅虎知识网)





天鉴网的悲智版主因为失去「本心」所以发颠疯狂、乱谤正法!罹患佛法的「失心疯」!

作者/月光仙子



(1)悲智的信徒不还举说:【在阿含经中,“得本心”不过是相对于“心发狂”或“心颠倒”的反义词来用的,“得本心”意思很简单:即心不发狂,不颠倒,精神恢复正常!】


 
答:感谢不还举兄来此赐教。没错!你说得很对。「得本心」确实是相对于心发狂或心颠倒反义词。可是一个人要真正做到不发狂或不颠倒、精神正常却不简单,何以故?是以一切未断我见未证本心如来藏者,皆是心发狂者亦是心颠倒者。所以才有颠倒众生尽是在那裡我杀我盗我淫我妄语我恶口、我吃众生肉...等,哪一种不是心颠倒、心发狂之体现?
 
例如不还举兄您戒肉食了吗?如果您连肉食都戒不了,遑论能知佛法中之「本心」为何物?正如心发狂者皆不知自己心在发狂。或者您要举示那些南传佛教的破戒僧人而强言「吃肉是不犯出家戒」?如果连一个很简单的出家不食肉不食五辛戒都不能持不能守,甚至还要谤佛说「佛允许出家人吃肉」。
 
请问这样的南传佛教所教出来的僧人,您觉得可以称得上是原始佛法吗?这样的原始佛法连最基本的出家人戒肉食五辛都不能做到,甚至可以强言说经典裡没有记载,请问这样子的南传佛教哪裡可以跟北传的大乘法或小乘法相提并论呢?不还举兄您是个聪明人,您们过去能不被FLG所惑,甚至去破斥FLG,代表您是个有智之士,并不是迷信者,才会懂得如何去检验FLG的法义谬失。可是「本心」这个法甚深极甚深,要懂得其道理者要是大根器者。佛说「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为彼分别执为我

所以对于南传佛法或印顺所主张的「原始佛教」、「人间佛教」,有智之士会去检验其正确性,不会冒然的去接受。




 
(2)悲智的信徒不还举说:【“得本心”在南传经文中根本没有出现,却也可以明显说明:“得本心”不过是不发疯,不颠倒而已!!】


 
答:所以「得本心」三个字确实没有在南传佛经裡出现,可是汝活至今天,你真的能做到不发疯、不颠倒吗?当你不知道自己的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之内涵,不如实知「界功能差别」,亦不能真实现观自己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体性是虚妄生灭无常者,那汝必然每一分钟都处在狂心、颠倒心之中。遑论能找到不颠倒不发狂之「本心」?
 
汝可知否,天下没有一个精神病患会说自己是疯子!但当你有一天真正断了我见找到本心后,你将会发现普天之下一切众生心皆颠倒心皆狂乱!包括不还举兄也是一样,在你尚未找到本心以前,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的心永远是颠倒痴狂,因为从您现在的心行作为可知可证。
 
所以对于南传佛法或印顺所主张的「原始佛教」、「人间佛教」,其中有根本上的谬误,一般人很难发现,但吾等在未察觉之前,不应冒然全盘接受。也不应该从其名气大小来衡量其智慧证量。
 



(3)悲智的信徒不还举说:【萧平实**的粉丝为了给他们的“导师”找到“本心”在阿含经的依据,真是强拉硬扯。已经找到疯妇凡夫的头上了。 人家得回本心后还知道惭愧羞耻,一群自称“证得本心”的人却堂皇作辩,毫不知错、更不知耻。真是颠倒啊! 阿含经的经文中的“得本心”,末学解释的已经够清楚的了! 对于不能“直接正面、有理有据、依法依律”,而是自说自话,顾左右而言他的回帖,一概不予回复
!!】

 

答:从上述回覆以及不还举兄所引用之阿含经典已证明汝所谓的「本心」确实存在于阿含经中。只是未证本心者,不能离于文字相之繫缚,故吾能理解不还举兄于阿含经中之文字表面所生之文字障,亦不知经中以极为隐晦的方式来体现「本心」的密意,故吾能谅解不还举兄所生之文字障,迷于阿含经之文字表相,而不能如实现观文字背后的真实义。
 
复次,阿含经不唯说「本心」亦有同义异名来说此「本心」,例如本心亦可名之为「本际」(注一)、「涅槃、涅槃心」(注二)、「齐识而还」(注三)...。
 
-------
 
注一:《杂阿含经》卷6:「世尊告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着。何所见我。令众生无明所盖。爱繫。长道驱驰。生死轮迴。生死流转。不去本际。」
 
注二:《杂阿含经》卷20:「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尊者阿那律在舍卫国松精舍。时。有众多比丘诣尊者阿那律所。共相问讯慰劳已。于一面坐。问尊者阿那律。若比丘在于学地。上求安隐涅盘住。圣弟子云何修习多修习。于此法.律得尽诸漏。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尊者阿那律语诸比丘言。若比丘在于学地。上求安隐涅槃心住。 圣弟子云何修习多修习。于此法.律得尽诸漏。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者。当住四念处。何等为四。谓内身身观念处。乃至法法观念处。如是四念处修习多修习。于此法.律得尽诸漏。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注三:《杂阿含经》卷12:「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忆宿命未成正觉时。独一静处。专精禅思。作是念。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缘故老死有。即正思惟。生如实无间等。生有故老死有。生缘故老死有。如是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缘故名色有。即正思惟。如实无间等生。识有故名色有。识缘故有名色有。我作是思惟时。齐识而还不能过彼。谓缘识名色。缘名色六入处。缘六入处触。缘触受。缘受爱。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
 -----------


 可是为何众生不见「本际」不知「本心」?乃因无明所盖故,被贪爱所繫缚故,所以才会于生死中流转不能证涅槃。 因此,建议不还举兄若对于「本心」而生文字障者,亦可参考阿含经之「本际」、「涅槃心」、「齐识而还」。
 
然而若要从阿含经而知此本心之背后的丰富内涵者,甚难。何以故?
 
因为阿含经甚少开示本心的内涵,只见其名而不见其义。故若欲知本心之内涵,还是要回到般若系经典,如果您不从般若系经典来探究本心,而强求于阿含中欲知本心之意涵者,甚难。只能说是缘木求鱼。何以故?
 
因为阿含经是解脱道,是提供声闻种性者解脱于生死轮迴之用,而非是求取大菩提道之佛果者,所以真正的原始佛法中解说涅槃时,为了不堕入断见外道见中,不得不处处隐语密意说有第八识本住法的存在,而第八识法义本是应该留到第二、第三转法轮时才正式宣说的。所以二乘法其实是以大乘法为根本而方便宣说的,若离大乘法宗本的如来藏根本心,二乘涅盘将难逃于断灭见之批评,本质也将成为断灭空,如同印顺之所堕。
 
因此,习声闻觉缘法者,应一心求证于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于断我见后薄贪瞋痴,续修断五下分结再断五上分结。故不必求证本心亦无碍于解脱三界之轮迴,但声闻人不能谤本心-如来藏法,亦不能谤证得本心者,及弘扬本心如来藏法者,否则我见必然不能断,初果不能证,遑论阿罗汉果?是以谤本心如来藏者,不能信受佛于阿含之本心、本际、涅盘心、齐识而还不能过彼...,故行者于佛说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法难能信受,何以故?以佛说五蕴十八界皆虚妄无常,那我若入无馀涅槃,岂不成了断灭?于是声闻弟子若不能信受佛说有本心常住不灭者,怀疑者必然每日「忧戚烦劳、啼哭、椎胸而发狂痴」,所以佛说这样不信受佛言有本识、本心、本际常住不灭者,是「因内有恐怖」也。
 
复次,佛陀时代,有二种凡夫比丘:一类凡夫比丘,于内有恐怖──以为无有常住法之本识存在,若有常住法,但不能证得,心生忧戚、苦恼。
 
举《中阿含经》卷54经文为证:

 「比丘复问曰:『世尊!云何因內有恐怖耶?』
 世尊答曰:比丘者,如是见、如是说:『彼或昔时无,设有,我不得。』
 彼如是见、如是说,忧戚烦劳、啼哭椎胸而发狂痴,比丘!如是因內有恐怖也!」 (T01, no. 26, p. 765, a1-5)
 
经文中之「彼」,意指常住不坏之入胎识,是常住法、无为法、恆不变易法。世尊说为「我」,不同于蕴处界之无我、假我。

 另有一类凡夫比丘,于外有恐怖──恐惧五阴、十八界全部灭尽后会堕于断灭境中,入无馀涅槃后,即成无法、断灭空。「比丘叹世尊已,复问曰:『世尊!颇有因外有恐怖也?』
 世尊答曰:『有也。』」
 比丘复问曰:『世尊!云何因外有恐怖也?』

 世尊答曰:「比丘者,如是见、如是说:『此是神,此是世,此是我。我当后世有。』彼,如是见、如是说;或遇如来,或遇如来弟子聪明智慧而善言语、成就智慧;彼,或如来、或如来弟子,灭一切自身故说法:捨离一切漏、一切我、我所作,灭慢使故说法。彼,或如来或如来弟子,灭一切自身故说法,捨离一切漏、一切我、我所作;灭慢使故说法时,忧戚烦劳、啼哭椎胸而发狂痴,如是说:『我,断坏,不复有。』所以者何?
彼比丘所谓长夜不可爱、不可乐、不可意念;比丘多行彼,便忧戚烦劳、啼哭椎胸而发狂痴。比丘!如是因外有恐怖也!」
(T01, no. 26, p. 765, a11-26)
 
经文中之「此」,意指凡夫比丘把有觉有知之蕴处界中的某一法错会是常住法、无为法、恆不变易法的「我」,其实乃是蕴处界所摄的生灭法、虚妄法、变易法。犹如愣严经所破斥之外道五种现见涅槃,皆是把意识境界当作是涅槃。
 

本识是内法,五阴是外法。这些于内、于外有恐怖的凡夫比丘,因熏习错误知见故,恐惧灭尽外法五阴入无馀涅槃时会成为断灭境界,而心生恐怖。有一些比丘能听 闻信受佛语:无馀涅槃中有本际(识)常住不坏,心中无恐怖而愿意灭除全部五阴自己,使无馀涅槃不是断灭,使得比丘们确实断尽我见与我执,成就声闻解脱极果。

所以阿罗汉在入无馀涅槃前,已听闻佛说有第八识本际存在,离见闻觉知、离思量、离世间境界而独住,确实有可爱、可乐、可意念的常住法,于内、于外心无 恐怖。若二乘无学阿罗汉能捨弃五蕴空执,回小向大,而转入大乘别教中,亲随善知识修学般若法义,证得第八识心体以后方能发起般若妙慧,入别教七住常住不退后,复学见性之法,广集福德,熏习增上慧学而得眼见佛性;然而二乘无学阿罗汉的解脱果的证量已等同于八地入地心菩萨。
 
复举《中阿含经》卷54, 说有常住真实法与五蕴缘起性空法同时并存;五蕴非我有,我非五蕴有:
 
「复次,有六见处。云何为六?比丘者,所有色,过去、未来、现在,或内或外,或精或麤(粗),或妙或不妙,或近或远;彼一切非我有,我非彼有,亦非是神;如是慧观,知其如真。所有觉(受阴),所有想(想阴),所有此,见『非我有,我非彼有;我当无我,当不有;彼(觉、想)一切非我有,我非彼有,亦非是神。』如是慧观,知其如真。所有此,见若见闻识知所得所观,意所思念,从此世至彼世,从彼世至此世,彼一切非我有,我非彼有,亦非是神。如是慧观,知其如真。所有此,见此是神,此是世,此是我;我当后世有,常,不变易;恆,不磨灭法;彼一切非我有,我非彼有,亦非是神;如是慧观,知其如真。」(T01, no. 26, p. 764, c15-27)
 
    经由上面阿含经诸多举证释疑,如今末学要问悲智、不还举大德:
 
汝还信佛于阿含经说有「本际」常住不灭否?
 
亦能信受佛陀于阿含暗喻此本际乃异于五蕴十八界之外的第八识真实我?
 
若不能信受不能于如来或如来弟子说解脱道法,捨离一切漏、一切我、我所作;汝等于五蕴十八界虚妄不能如实信受,心则忧戚烦劳、啼哭椎胸而发狂痴,如彼比丘说:『我,断坏,不复有。』所以者何?汝等于灭尽五阴十二处十八界法心不信受,不信受不能受持,不受持故,不能精进修行意念解脱道法,若强而修行,心必便忧戚烦劳、啼哭椎胸而发狂痴。此是佛说「因外有恐怖」也!  

行文至此,见汝之回覆,方才晃然大悟,原来汝等业障深重难测,我想我先前可能高估您对佛法的了解。 不过还是很感谢不还举大德的赐教,末学才有机会复习一下阿含教法。
 
但甚为可惜!如果连这么浅显易懂的阿含经教法,不还举大德都没有足够的思惟理解能力,如何能跟随那些主张「大乘非佛说」的印顺、昭慧等邪师高唱回归原始佛教、人间佛教耶?又如何能信受大乘第一义谛甚深、极甚深之妙法耶?悲哉!
 
复次,汝等昩于阿含经说本际、涅槃心...等,故心生恐怖,忧烦、啼哭甚至发狂、发痴。如经中所言:「彼如是见、如是说,忧戚烦劳、啼哭椎胸而发狂痴,比丘!如是因內有恐怖也!」
 
因此,悲智大德与不还举等,最近之所作所为肆处在网路论坛诽谤贤圣、善知识,诽谤阿含经所说之本际、涅槃心(即本识、本心、第八识、如来藏等意义相同之了义法),这不就是符合了阿含经所说的凡夫比丘「因内有恐怖」而发狂、发痴的行为吗?
 
汝等由于不能信受佛语,一方面错认离念灵知的意识心为涅槃。另一方面又害怕修学解脱道断尽五蕴十八界入无馀涅槃等同断灭,故心有恐怖,此乃佛说「因外有恐怖」。
 
如是二种恐怖,在佛世时代就有出现,末法时代更不能避免发生同样情形,悲智、不还举大德,你何时能解脱于这二种恐怖呢?
 
如是可证:中毒至深的是悲智!发狂的也是悲智!心生恐惧的还是悲智!
 
然而为何悲智会中毒、发狂、心生恐惧?
 
不是因为悲智死了六个儿子而大脑受到刺激,亦非悲智的大脑受到外力撞击所致,实乃因为不信受阿含经所说的涅槃本际心,亦无法求证于自己的「本心」的缘故!
 
莫说是悲智失却了本心,任谁都难免要发狂.....。



(4)悲智的信徒不还举说:【阿含经中婆四吒婆罗门尼因为“念子发狂,裸形被髮,随路而走”(注:因发狂失本心),见到世尊以后,清醒了,思维正常了,即得“本心”(注:头脑恢复清醒,即得本心),因“得本心”即头脑恢复正常才“惭愧羞耻,歛身蹲坐”!】


答:如是悲智版主及不还举信徒,误会了阿含经中婆四吒婆罗门尼因为“念子发狂,裸形被髮,随路而走”的真实义。以为婆四吒罗门尼是一般世间人的发疯行为。彼尼因迷于六识心虚妄不知而致发狂发疯,迷失本心罹患佛法的「失心疯」;当见到世尊以后,找到了自己的本心,于是清醒了,思维正常了,不再像过去认妄为真,即得“本心”。

彼打破了无始无明的障碍,众生头脑方能恢复清醒,不再执着妄心为本体,得本心故,不会再犯「戒禁取见、见取见」,而去持什么牛戒、狗戒,甚至将邪行邪境视为圣境等,尽犯这些惭愧羞耻畜牲行为。

如是于破除无始无明者,方是“得本心”者,不再像悲智、不还举等人,认妄为真,主张「大乘法不是佛说」,随着印顺等大邪师,罹患佛法的「失心疯」,尽干一些愚痴疯狂行为。而且不诽谤「本心」且找到「本心」者,才真正知道什么是“惭愧羞耻,歛身蹲坐”!而原来罹患的「失心疯」也就痊癒。

是故悲智、不还举等人支持及散播印顺邪师之主张「大乘非佛说」,亦不信佛说有本心、本际、涅槃心常住不灭者,即是经中所云之「因内有恐佈」者,亦是经中所言之「断善根一阐提」者,罹患佛法的「失心疯」(因内、因外皆有恐怖),尽干一些愚痴疯狂、下堕地狱的行为



本文来源:http://www.mxzjnet.org/bbs/viewthread.php?tid=5163&extra=page%3D1&frombb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