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香格里拉」即密宗喇嘛教在伪经《金刚时轮密续》所追求的香巴拉淨土。事实上根本就没有香巴拉淨土的存在。存在的只是西藏高原的美丽风光而已。)
邪箭呓语
--破斥藏密外道多识喇嘛《破魔金刚箭雨论》之邪说
-正元居士-
(连载四)
续...
第四目 喇嘛教「香巴拉王国」的梦想
多识喇嘛说:【佛经中的密咒密法有两种,一种是散见于大乘、小乘显法经典中的密咒和涉及密法的言论,一种是专讲密法的《四续部》经典。……后者如佛陀给乌杖焉国王恩扎菩提讲的《密集主续》和给香巴拉国王月贤等讲的《时轮主续》等《四续部》佛经。】(《破论》p.217)
《时轮经》是「密宗」(喇嘛教)最后发展出来之无上瑜伽部的教典,可代表喇嘛教的最高教义。多识喇嘛描述时轮法时,言其为【掌握规律,主动控制,调整气脉,保精养神,增利除弊,超尘脱俗,成就乐空不二的自在时轮】6。其实与其他密续的内涵一样,所说的都是外道法的双身法,全都是围绕着男女交合时能够进入最强烈而持久的大乐而说的,P.69全属意识相应境界,不离外道常见,与三乘佛法的内涵完全无关。
现在我们举喇嘛教时轮密法中提及之「香巴拉王国」为例,就可瞭解上述所有喇嘛们(含多识喇嘛)所说,都是属于所谓的神话思惟特质。而喇嘛教至今仍传说「香巴拉王国」是隐藏在西藏北方雪山中之神秘王国;其实以现有之证据,已证实时轮密法在西元10世纪,曾出现于印度,而且是从中亚之西藏北方传进西藏,由此已经可以证实:香巴拉神话的创造目的,只是古天竺后期「佛教」信徒作为逃避面对人生苦难时的一种精神慰藉的神话。
────────────────────
6《密海灯塔》,圣地文化,页3~4。
西藏人早就有这种人间淨土之传说,淨土名叫香巴拉王国——隐藏在西藏北方雪山中之神秘王国。香巴拉国中,住民们不执、不迷、无欲;历代神圣国王,为未来之世保存了最高佛法,直至外部世界之真正的宗教被野蛮人澈底消灭为止。当野蛮人甚至图谋征服香巴拉时,香拉国王与超自然神兵将出现,于一场大战中将野蛮人消灭,在全世界肇建黄金时代……香巴拉居民,各种食物与乐趣不缺;丰饶无比,拥有大量金银珠宝。生活和乐,无人犯罪,居民各遵循智慧而生活,皆已达到修行高层境界。居民之大多数,皆修持西藏密宗之最高佛法——卡拉洽克拉密法,即时轮金刚法。香巴拉国王居住国境中央之大宫殿中,是一位菩萨之转世;菩萨是可入涅槃成佛,但为指导众生而选择转生为人以度人成佛者。国王身居菩萨位,P.70兼具王国暂时统治者及居民精神导师之身分。7
天竺晚期「佛教」的密宗所创造的时轮密法中,所指的「黑暗」的「野蛮人」、所谓「佛教」的敌人是谁?《时轮经》中明确地指出:是穆斯林、穆罕默德及其真主阿拉(Allah),「野蛮人」则是指Mleccha,意为「麦加人」。中国佛学家吕澂也曾说:【时轮乘的教义,也反映了伊斯兰教对佛教的影响,他们反抗伊斯兰教,并且设想,诅咒将来有一天伊斯兰教的灭亡。到了这时,也就是密教发展的最后阶段了。】8
所以由此看来,《时轮经》应该是出现于西元12、13世纪印度斯那王朝时,伊斯兰教(回教)向东发展,那时的佛教早已经被坦特罗化了,真正的佛教法义及信仰已经全面外道化了;而坦特罗化的「佛教」地区,渐被伊斯兰教军队所佔领而导致「佛教」被消灭,当时的「佛教徒」心中充满着对这些「麦加来的下等人」的仇恨,因而写出《时轮经》这些密续的着作。
多识喇嘛等藏密信徒说《时轮主续》等,是佛陀为香巴拉国王月贤等所讲的密续经典,其实很明显的是后人伪造而牵强附会的,香巴拉王国只是个永远达不到的幻想国度。其经文中的描述根本违背世尊以「众生平等、慈悲为怀」的教义,其他绝大多数的密续经典亦同样明显是后来「密教」的祖师所伪造,并且处处违反三乘佛法的义理与精神。
────────────────────
7〈神秘的香巴拉王国〉http://chuhsiem01.myweb.hinet.net/new_page_7.htm 2009/11/06下载。
8吕瀓着《印度佛学源流略讲》馀论,现代佛学大系,弥勒出版社,1983年6月初版,册23,页290。 P.71
但喇嘛教信徒迄今大多仍相信香巴拉王国真的存在,为地球上之人间淨土,且将从此国土开启未来之黄金世纪,那时将可以全面消灭所有异教徒。达赖喇嘛——已丧失实质统治能力而沦为西藏之精神统治者,曾说香巴拉王国必定实际存在于这世界,但只有精神成就(修行高深)之人,才能发现与认识此王国;但在《时轮经》却又说,将来会有奇特而威力强大的如轮一般的武器,可以征服及统治现实的全球世界,与《时轮经》中的说法牴触。直到现在,第十四世达赖喇嘛仍在世界各地继续不断地举行喇嘛教传统之时轮大法灌顶。但按照这个《时轮经》的述说,显然那个香巴拉王国存在的同时,还有麦加人存在,并且势力不小于香巴拉王国,这与基督教旧约圣经所说的伊甸园乃是乐园的说法一样荒谬;旧约圣经说伊甸园乃是上帝创造的美好国度,但是在亚当、夏娃被赶出伊甸园外,却发现外面有许多非上帝所创造的人物与事实,因此由旧约圣经自己打破了上帝创造世人的谎言。同样的道理,当世界资讯文明发展与交通便利的现在,这个「香巴拉王国」的传说,已开始被逐渐地揭穿其为神话的底细。
香巴拉信仰的启示录对喇嘛教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提出了战略的方向、政治上的方法,更重要的是确立了建立喇嘛教想要建立天国的原则,以及由喇嘛独裁统治之香巴拉天国的组织法则。由香巴拉王国的理想,我们可以对所谓藏传「佛教」信徒的心理、修行法则、转世制度及现今藏传「佛教」在世界各地积极弘扬,从根本上有深刻的瞭解。理解了这点之后,再回头观察喇嘛教的历史真相,才能真正认识其面貌:P.72原来时轮所说的香巴拉王国,只是将来想要统治全世界民众的一种术语;此乃神权时代的统治所拥有的特质,而非理性的探求真理。
亦如多识喇嘛在《破论》书末言:【我们也绝不会忍让这种恶意的挑衅。「朋友来了献上美酒和哈达,豺狼来了举起猎枪」,这是藏人永远奉行的原则。如果我们的神圣信仰遭到侮蔑和攻击,敌人想重演异教徒灭佛的历史,我们就会不惜任何代价,进行保卫,绝不会让敌人的阴谋得逞。】(《破论》p.429)其言词当中亦充满了所谓「香巴拉王国勇士」的精神,这与回教徒「一手可兰经,一手刀子」一样;信阿拉者给可兰经,不信者将其杀死。多识喇嘛植基于《时轮经》的思想,与历史上各种民族性的鬼神宗教信仰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但是这样的思想却非佛教强调的「慈悲」所相应,还敢号称为最高级的「佛教」,真是大言不惭。
多识喇嘛如同一般的喇嘛教仁波切一般,为了显示自己懂正统佛教的法义,也出版很多谈论佛法的书籍,甚至号称为佛教「学者」,也曾出书谈《金刚经》;但是他其实不知:经中深义亦是依于如来藏而视众生平等。多识喇嘛却是「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等四见不断,更不知平实导师正是为了救拔像他这样被藏密祖师误导的无明众生,才写出《狂密与真密》一书来揭露藏密法义的本质,可惜号称理性学者的多识喇嘛,却依旧无识而无法理性思惟及静心反思:到底藏密的法义是否真如平实导师所说一般地下劣?反而只能深执其藏人身分,死抱着藏密相似佛教不放,恣意谩骂而作许多不实的攻讦,自失其利。P.73
在此要再次声明,我们绝无意要灭、也无能力消灭所谓的藏传「佛教」,只是想要釐清事实,让无辜的人民知道真相,要将正统佛法和藏密喇嘛教(所谓的藏传佛教)划清界线:佛教是正法、喇嘛教是外道,不容喇嘛们假借佛法名相来欺骗佛子误入外道法中。这些喇嘛们又大量吸取佛教资源,反来以外道法取代佛法;藏密的种种假冒佛教的手段,这是佛陀早就预计的天魔手段;而一般的异教徒其实也不可能真有能力灭除佛法,除非是先假冒佛教,然后再从佛教内部加以全面窜改──如同密宗的作为一般,如佛预记而出现狮子身中虫的情形。如世尊经中所言:【未来世中……乃是住持护三宝者,转更灭破三宝。如师子身中虫自食师子,非外道也!】9古印度佛教之衰灭,正是因为坦特罗外道法溷入佛教中,佛门四众不求真实佛法的修行,同意以外道法来取代佛法,渐次演变的结果,是使得佛教与外道几乎毫无差异,正是因为这样而使变质的佛教失去存在之价值及空间,使有智之士放弃了促使回归佛教正法的努力,于是只剩下无知的底层人士支持,终究不免被外教军队消灭,造成了「佛教」被外道消灭的表相,这才是佛教研究者所说「密教兴而佛教亡」的事实真相。
今日随着藏密在全世界无所不用其极的发展其香巴拉王国的梦想,使得佛教正法几乎要被其湮灭,若不努力依佛陀教示实修实证,以般若智慧区分佛教正法与藏密外道之分野,将藏密外道与佛教正确法教明确地区分出来,P.74令所有佛教徒知悉,则佛教正法恐又将继续踵随古印度「密教兴而佛教亡」相同的命运。
────────────────────
9《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2〈8嘱累品〉(CBETA,T08,no.245,p.833,c4-6)
第二章 略举多识喇嘛违真悖实的卑劣手法
——并略作回应
当 平实导师著作四册,计五十六万字的《狂密与真密》正式出版后,许多藏密上师如多识喇嘛等,眼见藏密外道隐匿千年之底细被全盘公开,让藏密无上瑜伽双身修法的底细摊在阳光下,从此藏密之法不再「秘密」了,面对这样的情形,多识喇嘛不但不趁此机会自我检视反省,儘速回归佛陀正教,反欲掩盖真相,用《破论》一书,以恶言谩骂及颠倒事实、恶意曲解、断章取义、移花接木、恶意栽赃、张冠李戴等等极为粗鄙卑劣之手段,将破邪显正之 平实导师诬谤为恶魔、外道之流。我们再于本章第一节略举其中一小部分,供大众检视:所谓藏密认证的「活佛」其素质之粗糙,顶着世间大学教授崇高名声的藏密修学人,是如何运用卑劣不入求真踏实之流的手法,来误导大众;于第二节中则将依佛菩萨之教示,探讨摧邪显正的必要性及其诤论的差异,以明瞭 平实导师为何要作此吃力不讨好之事;而第三节将说明 平实导师所弘扬之法乃唯一佛乘之如来藏妙法,并非多识喇嘛所能臆想猜测;第四节则是探讨四依法之真实义理。至于法义辨正部分则留待第三章开始。(待续)P.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