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Truth of Tibetan Buddhism

简体 | 正體 | EN | GE | FR | SP | BG | RUS | JP | VN 西藏密宗真相 首頁 | 訪客留言 | 用戶登錄 | 用户登出

über die Dalai Lamas

佛教未傳入西藏之前,西藏當地已有民間信仰的“苯教”流傳,作法事供養鬼神、祈求降福之類,是西藏本有的民間信仰。

到了唐代藏王松贊干布引進所謂的“佛教”,也就是天竺密教時期的坦特羅佛教──左道密宗──成為西藏正式的國教;為了適應民情,把原有的“苯教”民間鬼神信仰融入藏傳“佛教”中,從此變質的藏傳“佛教”益發邪謬而不單只有左道密宗的雙身法,也就是男女雙修。由後來的阿底峽傳入西藏的“佛教”,雖未公然弘傳雙身法,但也一樣有暗中弘傳。

但是前弘期的蓮花生已正式把印度教性力派的“双身修法”帶進西藏,融入密教中公然弘傳,因此所謂的“藏傳佛教”已完全脱離佛教的法義,甚至最基本的佛教表相也都背離了,所以“藏傳佛教”正確的名稱應該是“喇嘛教”也就是──左道密宗融合了西藏民間信仰──已經不算是佛教了。

   
                  ◆ 破斥遼寧海城大悲寺妙祥法師抵制正法之邪見(二)

(圖:愚癡無智謗賢聖之無慚愧僧-妙祥比丘)


◆ 破斥遼寧海城大悲寺妙祥法師抵制正法之邪見(二
)


妙祥法師的佛法知見究竟有多淺薄呢? 妙祥法師於今年2008年的開示:

【居士(問):修得中道義,怎麼能體會到偏離中道呢?

(妙祥法師答:)這個“中道”啊,是中道義, 就是不偏不倚為中道義,並不是講的“中間”。 有的往往把這個中道當成一種中間。“中間”,我也不上那邊, 我也不上這邊,我在中間走,這叫中道,不是這個意思。 中道就是不墮於“有”和“無”這兩面。因為有無,稱為“有” 是戲論,稱為“無”也是戲論。佛法是遠離戲論的, 所以遠離戲論就稱為中道。

什麼是中道呢?那就是說,我們只要是沒有妄想了,斷掉妄想, 不再起心動念,我們知道我們自己本來就具有佛性,這就為中道。 這個具體修行的方法,就是戒定慧。首先從持戒開始, 完了再由戒生定,由定生慧,這就是中道。離開這個, 離開戒律作為基礎,就會偏離中道。】(時間:二〇〇 八年二月二十六,地點:遼寧省海城大悲寺念佛堂,聽眾:遼寧( 朝陽)凌源市居士約三十多人)

辨正:

法師這樣宣講中道,確實令人的哭笑不得。就先邀請法師溫習 六祖大師的開示: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卷1:「有僧舉臥輪禪師偈曰:

 『臥輪有伎倆  能斷百思想

  對境心不起  菩提日日長』

師聞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系縛。』 因示一偈曰:

 『惠能沒伎倆  不斷百思想

  對境心數起  菩提作麼長』」(CBETA, T48, no. 2008, p. 358, a26-b3)

妙祥法師縱然有能力與臥輪禪師一般斷掉一切妄想,仍要受 六祖一頓呵責。臥輪禪師以斷掉妄想為證悟菩提, 六祖聞後便開示:這是沒有證悟自心如來的人所說的話,如若依此「 斷掉妄想」為禪修,則是加深系縛、障礙開悟。 所以妙祥法師真是邪見深重。隨後 六祖則開示在不斷妄想、依境而起的念頭之當下,就有不生不滅、 不來不去、不垢不淨之自心如來同時運轉。所以禪乃是在二六時中、 行住坐臥之間去尋覓本來面目 – 自心如來藏,而不是在斷妄想上用心。

依 六祖大師之開示,妙祥法師未究明心地,故尚未開悟明心, 完全不知不解不證般若中道。縱然妙祥法師能於日常生活、 行住坐臥之中以覺知心安住於無妄想境界,而以此為證得涅盤心, 這正是墮於外道五現見涅盤之初 – 以欲界中之無念靈知心為真如心。有阿含聖教為證:

《長阿含經》卷14:「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末劫末見現在, 生泥洹論,說眾生現在有泥洹,彼盡入五見中; 於末劫末見說現在有泥洹,於五見中,齊是不過。彼沙門、 婆羅門因何事,於末劫末見說眾生現有泥洹,於五見中,齊是不過?

諸有沙門、婆羅門作是見、作是論說:『我於現在五欲自恣, 此是我得現在泥洹。』是第一見。

復有沙門、婆羅門作是說:『此是現在泥洹,非不是; 復有現在泥洹微妙第一,汝所不知,獨我知耳。如我去欲惡不善法, 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入初禪,此名現在泥洹。』是第二見。

復有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說:『此是現在泥洹,非不是; 復有現在泥洹微妙第一,汝所不知,獨我知耳。如我滅有覺觀, 內喜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入第二禪。齊是名現在泥洹。』 是為第三見。

復有沙門、婆羅門作是說言:『此現在泥洹,非不是; 復有現在泥洹微妙第一,汝所不知,獨我知耳。如我除念, 舍喜住樂,護念一心,自知身樂,賢聖所說入第三禪。 齊是名現在泥洹。』是為第四見。

復有沙門、婆羅門作是說言:『此是現在泥洹,非不是現在泥洹; 復有微妙第一,汝所不知,獨我知耳。如我樂滅、苦滅,先除憂、 喜,不苦不樂,護、念清淨,入第四禪,此名第一泥洹。』 是為第五見。

若沙門、婆羅門於末劫末見生現在泥洹論,於五見中,齊是不過。」 (CBETA, T01, no. 1, p. 93, b11-c8)

縱然妙祥法師能進入二禪等至位而對欲界五塵無覺無觀, 仍然不是般若中觀的境界;若以此境界為中道, 則是外道五現見涅盤的第三種。縱然妙祥法師能證第四禪,舍、 念清淨定,也仍然不是般若中觀的境界;若以此境界為中道, 則是外道五現見涅盤之末,仍然是常見外道見。

常見外道都是以現在的意識境界認作是現前涅盤境界, 而真正的般若中觀則是觀察第八識 – 如來藏的本來涅盤性,迥異於五見涅盤的外道意識涅盤。 例如藏密喇嘛教的雙身法則是以領受樂觸遍身持久不退的意識境界為 現前涅盤境界,就是外道現在涅盤論的第一種, 而且是當中最粗糙的一種。而妙祥法師斷除欲界妄想為涅盤, 也是攝屬外道現在涅盤論的第一種,較之淫穢的藏密喇嘛教, 也高明不到哪裡去。

因此,妙祥法師以「斷掉妄想」來作為修學般若中道的方法, 不論法師如何死命斷妄想,縱然能得初禪乃至四禪, 都不會超過這五種的外道現在涅盤的境界。因此, 妙祥法師的確是佛門內的外道,身穿如來衣的外道。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1:「 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閑,猶為法塵分別影事。」( CBETA, T19, no. 945, p. 109, a10-11)

縱然妙祥法師真能夠滅掉一切見聞覺知,這仍然不離定境法塵, 仍然是通於外道的意識境界,正是常見外道所執, 也難怪聖馬鳴菩薩要呵責妙祥法師此類人是「不覺」了:

《大乘起信論》卷1:「如凡夫人,前念不覺,起於煩惱, 後念制伏,令不更生;此雖名覺,即是不覺。」(CBETA, T32, no. 1667, p. 585, a14-16)

妙祥法師因為妄想而起煩惱,因此努力壓制而令妄想不生, 這根本不是覺悟!把這種不離定境法塵的境界當成中道境界, 也難怪菩薩要呵責了!所以胡說亂說的,正是妙祥法師自己啊!


延伸閱讀:

 ◆ 破斥遼寧海城大悲寺妙祥法師抵制正法之邪見(一)

http://www.wretch.cc/blog/kc4580455/13833737


◆ 對於妙祥法師批判蕭平實的回應(作者/心悟法師) 

http://www.wretch.cc/blog/kc4580455/13833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