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Truth of Tibetan Buddhism

简体 | 正體 | EN | GE | FR | SP | BG | RUS | JP | VN 西藏密宗真相 首頁 | 訪客留言 | 用戶登錄 | 用户登出

über die Dalai Lamas

佛教未傳入西藏之前,西藏當地已有民間信仰的“苯教”流傳,作法事供養鬼神、祈求降福之類,是西藏本有的民間信仰。

到了唐代藏王松贊干布引進所謂的“佛教”,也就是天竺密教時期的坦特羅佛教──左道密宗──成為西藏正式的國教;為了適應民情,把原有的“苯教”民間鬼神信仰融入藏傳“佛教”中,從此變質的藏傳“佛教”益發邪謬而不單只有左道密宗的雙身法,也就是男女雙修。由後來的阿底峽傳入西藏的“佛教”,雖未公然弘傳雙身法,但也一樣有暗中弘傳。

但是前弘期的蓮花生已正式把印度教性力派的“双身修法”帶進西藏,融入密教中公然弘傳,因此所謂的“藏傳佛教”已完全脱離佛教的法義,甚至最基本的佛教表相也都背離了,所以“藏傳佛教”正確的名稱應該是“喇嘛教”也就是──左道密宗融合了西藏民間信仰──已經不算是佛教了。

   
                  ◆年花二億放生反變浩劫(宗教學者說:放生就是歛財!)

年花二億放生 反變浩劫



魚兒翻肚 鳥嚇破膽 龜當水鏢

 

【鄭智仁、吳慧玲、吳傑沐╱台北報導】國內放生文化由來已久,保育團體昨天公布「宗教團體放生現象調查報告」,發現國內每年放生所費金額超過二億元,而且「先抓再放」的過程粗暴,儀式過後屍體滿布海岸;與會學者痛批,政府束手無策,將讓台灣的生態再臨浩劫。




國內放生動物花費逾兩億元。圖為今年八月二千多位信眾在苗栗放生五十七萬尾虱目魚苗。 


花錢造孽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與高雄市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從去年三月至今年八月,長期記錄國內宗教團體放生現象,發現有近五百個團體定期或不定期大量、有規模的放生,每次少則百隻,多則成千上萬隻,參與人數更達千人以上規模。



下一代錯誤示範」

昨天現場並播放紀錄影片。放生過程殘忍,有人硬扯籠中鳥翅膀、拍擊鳥籠,有鳥當場驚嚇身亡;有烏龜被疊成三、四層,裝在窄小的鐵籠中,還有人將烏色當水鏢,以投指叉球方式丟入湖中,「撲通」聲音清楚可聞,與背景震耳欲聾的「阿彌陀佛」梵音成強烈對比。高教會生態中心主任李根政說:「這根本就是給下一代最錯誤的教育示範。」

生態學者陳玉峰說,他曾目擊一名法師率上百名信眾在大肚溪口放魚,市場買來一卡車的魚,法會後,一桶桶被放入河裡,不同水質和水溫,許多魚一下海就翻肚,五十公尺外,還有漁民在竹筏上等待撈這批放生魚。

中央研究院動物所研究員劉小如說,每種生物都有獨特的生長環境,放生可能危害生物本身,也可能因此成為強勢種生物,造成其他物種或生態的浩劫。

涉向信眾收款歛財

農委會畜牧處技正王忠恕昨表示,反對任何商業性的放生行為,但因放生涉及社會傳統與宗教信仰,該會下周將邀集相關人士辯論,擬出最符合社會共識的政策方案。

玄奘人文社會學院教授釋昭慧表示,放生在古代是悲憫眾生,隨機釋放將被宰殺的動物,近代卻變質成為自己消災、除疾,有計畫地活動,主事者先向信眾收放生款,再去買動物,造成大量市場需求,讓業者去捕捉更多的動物,對這些動物來說真是「無妄之災」。

宗教學者江燦騰則批評:「放生就是斂財。」他說,像成立中華護生協會的海濤法師就是一例,「動物和環境受害,只有生意人和他的基金會好。」海濤法師昨則表示,放生是展現佛家慈悲心,更是消業障、積福報的方式,外界批評放生,是忽視其他物種的生存權,是「慈悲心」不夠使然。



報你知
隨機放禽鳥佛教積功德

放生是中國佛教傳統,天台宗的智者大師提倡,古代人憐憫眾生,遇到即將受刀兵之苦或受宰殺之苦的動物,隨機釋放牠們,慈悲為懷,行善積功德。

資料來源:釋昭慧法師、江燦騰教授







象徵長壽的烏龜是最常被放生的動物。 國內宗教團體放生怪象

◎主要放生物種
白頭翁、麻雀、土虱、泥鰍、螃蟹、蚯蚓、青蛙、烏龜
◎特殊放生物種
鴕鳥、藍腹鷴、龍蝦、章魚、猴子、犛牛、九孔、錦蛇、孔雀
◎放生金額及數量
每年至少二億元以上,各種動物超過二億隻
◎放生頻率
最高每周一到周五都放、多數集中在農曆七月份放生
◎主要放生地點
日月潭、石門水庫、澄清湖、林口高爾夫球場附近、碧砂漁港、大甲溪、鯉魚潭、金門古崗海邊、嘉義空軍基地附近等數百個地點


觸角伸國外西藏放犛牛

【鄭智仁╱台北報導】根據調查,佛寺多以佛誕日作為放生日,但有些則是「想放就放」,每年放生高峰期大都集中在農曆七月;還有寺廟有消業障的緊急放生,一次就放生二十萬條魚;而且近來放生地點不只遍布國內山林河川,還有人專程跑到西藏去放生犛牛。


迷信可治病消業障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理事長朱增宏說,台北市某念佛會向該會表示,「放生行為已持續四十多年,每個月一次,因為不斷有人寄存金錢,所以只得不斷放生下去。」還有一處佛法中心因有信徒得了癌症、有信徒家中有人過世,結果該佛法中心的仁波切就要信徒趕快大量放生,一次放了二十萬條魚,希望藉此消業障。


「要買就要買一籠」

朱增宏指出,放生物種以鳥類、魚和象徵長壽的烏龜為大宗。該會訪查發現,有主辦放生者表示,不能造成動物的憎恨,「要買就要買一籠,不能只挑其中幾隻,否則沒被挑到的會很煩惱。」

另外,放生民眾最近將觸角伸到國外。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表示,最近國內保育意識比較強,有人改到尼泊爾去放生,有人專門去當地購買動物,再予以放生;還有人特別推薦緬甸,因為是佛教國家,還設有放生區,連毒蛇都可以放生。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040918